2020.06.11
什么样的建筑能称为城市地标?
浏览量:2772
分享到

每座城市都拥有专属的地标建筑,它们是一座城市的“可视符号”,同时也呈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信仰与精神图腾。

如:歌剧院之于悉尼,中银大厦之于香港,卢浮宫之于巴黎,市政厅之于东京,故宫之于北京……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建筑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

海拔最高?功能性最强?最具影响力?最现代化?还是最体现城市文化?……

德国汉堡市的文化地标——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告诉你,

答案是: 最贵!

那么,它到底贵在 哪里呢?

1

贵在:物质价格

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 位于德国汉堡市,由瑞士的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JacquesHerzog&PierreDeMeuron)设计。 众所周知,北京奥运的鸟巢体育场就出自他们之手。

▲(左)赫尔佐格、德梅隆

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的出名不仅仅因为它出自这两位著名建筑师,还来自于两个原因:耗时巨久、耗资巨大。

构思,始于2003年;正式施工,启于2006年;经历了停工、延工、预算超支、引起民愤、政府干预等重重困难后,直到2017年1月11日才正式开放。耗时 10余年使它一度被媒体嫌弃为“烂尾楼”

而时间跨度之大,直接引来另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物质价格的飙升。(废话,十几年前的猪肉能和今天一个价格么?)

于是, 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 项目从一开始的预算 1.86亿欧元,一路狂飙到建成后实际支出的 8.66亿欧元(时值人民币63亿元)。

简直不敢相信,到底是怎样的设计需要如此巨大的耗资?

一个五脏俱全的“盒子”

外观很简单,就是在红砖仓库上面,加盖一个波浪形的玻璃盒子。波浪形的屋顶朝着港口新城的方向,仿佛一个巨大的帆,迎着海风向前航行。

欧洲人称它为 “盒子”。因为它不仅仅是音乐厅。 它容纳了两个音乐厅,一个独奏室,一个五星级酒店、45套高端公寓、一个360°观景广场和一个室内停车库。说它是城市缩影都不为过。

▲易北爱乐厅的内部剖面:1 室内车库 / 2 拱形电动扶梯 / 3 音乐工作室 / 4 观景广场 / 5 大音乐厅(2100人)/ 6 小音乐厅(550人)/ 7 五星级酒店大堂 / 8 美食中心 / 9 酒店客房与水疗中心 / 10 高端公寓。

---------------手机点击单图可放大---------------

创意满满的玻璃幕墙与波浪屋顶

玻璃幕墙,是这座建筑的最大亮点之一。据说这些玻璃的造价就已经达到500万欧元

每块玻璃都独一无二,在造型上就呈现三种效果: 平面玻璃、曲面玻璃和凹形阳台。每块 玻璃还都得经过单独冲压、弯曲以及印花设计。设计师采用20种不同的刻印方式,为玻璃设计了400种黑色点状印花。

从内往外望去,黑色点状印花形成的椭圆形透明玻璃,可以让人直观窗外的海景而不会感到刺眼;从外往内瞧,却具有镜面效果, 将蓝天、白云、海浪、帆船通通映射到巨大的玻璃立面,甚是壮观。

每块玻璃面板还可以单独发光,形成字母或图案,在城市夜幕中投下炫目光影,点燃汉堡人民四射的激情。

波浪起伏的屋顶,更是一个炫目的存在。6000个圆形光亮面板组成,以大小两种尺寸拼贴而成,通风口、排烟口与检修口也以白色的形式呈现。既确保了视觉一体性,又构成了最炫目的光反射。

从游轮上远远望去,起伏的线条让人感觉它仿佛一个巨大的帆。以俯瞰的角度,它又如同是融入海洋里的汹涌波浪,满满的震撼,满心的澎湃。

无与伦比的声学体验

最恢弘又最细腻的设计亮点,就藏在这个容纳2100人的主音乐厅里。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洞穴,与周围的功能区通过隔音围墙彻底隔离。层层叠叠的“葡萄园式”的观众席位布局,围绕着舞台中心。陡峭的观众席位排列, 确保了每个座位离指挥家都不超过30米距离

为达到世界一流音乐厅的声学效果,建筑事务所还请来了日本声学大师丰田泰久(Yasuhisa Toyota)为其设计了“白皮肤”(White Skin)。

这种“白皮肤”,由10000块石膏纤维板组成,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机床进行打磨,呈现出不规则的坑状。它们将天花板和墙壁严实地包裹起来,与悬挂在舞台中心上方的“蘑菇帽”,一同承担了整个空间的声音反射

从墙体材料,到墙壁饰面,再到天花板的声音反射器,甚至是每个观众席位的排列位置,以及其坐垫厚度的控制,都构成了这个国际音乐厅的完美音效,使它成功跻身当今世界顶级音乐厅之一。

可以说,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呈现了建筑学、美学、声学、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2

贵在:艺术价值

有人说:“建筑,是时代的记录者。”

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最佳记录者,成为这个时代建筑、音乐、现代科技的象征。

它囊括了音乐厅、星级酒店、高端公寓这三个主要元素,每个元素都是各自领域在这个时代的佼佼者;

由日本声学大师丰田泰久(Yasuhisa Toyota)设计的声学效果震撼世界,也让它成为这个时代世界顶级音乐厅的代言;

无论是世界首台超长拱形扶梯、还是由计算机程序算法生产的声音反射内饰墙面、以及通往观景广场的曲型玻璃、倒映着城市风景的曲面玻璃幕墙、和那些能单独发光形成巨大银幕的玻璃面板……都可以说 呈现了这个时代建筑技艺与定制工艺的最高水平。

所以,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不仅仅是音乐厅,它更是这个时代现代主义建筑的完美印记。

▲世界首个拱形电动扶梯,全长82米,走完全程约2.5分钟

▲通往观景广场的曲型玻璃

▲凹形玻璃阳台

3

贵在:历史意义

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的历史背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它的最早前身,名为Kaiserspeicher,始建于1875年,曾是汉堡老港口最大、最现代化的仓库,也是当时这座城市的象征。时至今日,还可以从汉堡历史明信片中看到它的身影。

在经历了二战的洗礼后,它被轰炸得惨不忍睹。于是在1963年,汉堡人民决定将它炸掉,重新在原地建造一个仓库,用于储存茶叶、烟草、咖啡与可可豆,并更名Kaispeicher。

来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运集装箱运输的兴起,像Kaispeicher这样的水边仓库大多数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便成为欧洲码头改造的资产。

它们有的被改造成办公楼或博物馆,但大多避免不了“仓库的痕迹”。只有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的呈现,成为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它弥合了传统与现代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红砖仓库作为一个文化印记,与上方的现代建筑体玻璃盒子进行融合,保留了港口文化的同时,也呈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时代特性。

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不仅仅是音乐厅,它更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是两个时代文化的相互碰撞。

4

贵在:文化价值

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的文化价值,是汉堡人民赋予的。

汉堡在历史和当代都是当之无愧的音乐之都。从古典音乐时代的巴洛克作曲家泰勒曼C.P.E巴赫,到浪漫主义乐派的著名音乐家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再到从汉堡起步征服世界的披头士乐队……

▲上世纪60年代,披头士乐队在汉堡Indra Club中表演

他们被汉堡这片土地的音乐文化所滋养的同时,又以自己的音乐创作,深深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代人。

不夸张地说,每一个汉堡人打从娘胎里就对音乐有着不可磨灭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