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
生态建筑的本质是构建舒适的空间
浏览量:1760
分享到


建筑大师曾说过,建筑是一个城市生命力的集中体现。生态建筑则不仅代表了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更是人们生活新理念、新方式的体现。

简言之,生态建筑就是节能型的建筑或者高效益的建筑。美国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称生态建筑是“少费多用”,德国建筑师英恩霍文更具体地明确为:“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使用价值。”

实际上,作为资源消耗较少而获得较大使用价值的新型建筑,生态建筑不但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建筑的许多特点,而且其富有生命力、会呼吸、有产出的特征更是作为生态型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和自然无缝对接

现代社会的建筑,越来越提倡生态建筑。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建筑?众多建筑大师认为,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座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有建筑设计师认为,生态建筑的理念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建筑设计、生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这三个不同领域的技术相融合,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品质。一个聪明的建筑物,首先从空间的设计和功能的使用上应该与周边的环境有良好的沟通。

有建筑设计师称,在这些生态建筑中,通常要用到四个技术。首先是设计及建造一个环保的建筑,要有长远的目光;其次,保留现有的生态自然环境,让其能够延续下去,让后代也能享受它们;第三,是要利用可持续、可循环的能源,大量地运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日热能、垂直绿色、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这些能源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的利用。

以色列著名建筑师渡堂海表示,建筑要与自然生态实现更好的平衡、更加的和谐,因为这涉及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需要尊重自然,同时也要表达我们的爱,这是对我们的家庭、父母以及子孙后代生活环境的尊重。我们不能肆意破坏土壤、空气、水源,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后辈有可能享受到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

渡堂海非常推崇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他称,一方面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贴近自然,我们在建筑设计中使用了新科技、新材料;另一方面,建筑是有生命力的,建筑需要与人及其心灵达成默契的平衡,使现代与传统人文有良好的结合。

简言之,生态建筑需要将人和自然环境能够无缝地连接到一起,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设计。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认为,现在有些建筑设计师做出来的设计大都是工程设计,是一种物理的存在。虽然他们宣扬的是生态建筑的设计,但是从某些作品中看出这些建筑大都是人工的合成,而没有任何有机的成分。因此,这些建筑设计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设计。

生态建筑要充分考虑到大自然当中其他生物有机和无机的结构,生态建筑就是将这种结构进行模拟,在建筑中引用一些生物的、有机的生命。杨经文表示,但这并不表示只是简单地把植被或者植物带到建筑工程当中,如果只是一种垂直的绿化设计,这些绿色之间是孤立的,并没有联系,而在自然界之中这些东西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生态自觉和自治能力

事实上,伴随着工业发展,人类近两百年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前进,建筑物越建越高,越建越时尚,土地几乎全盘硬底化。原来的生态绿洲沦为一块块人造沙漠,而各种建筑便成了矗立在人造沙漠中的人造巨石。在城市范围极大扩张的同时,原始的乡村逐渐萎缩,水草丰茂、庄稼连片的土地也随之消退。

这种城市化建筑的形式是对建筑物根本性质的悖离,也是对自然规律的践踏,必然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

当下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城市病就是最直观的案例,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差、能源消耗倍增、热岛效应严重等状况越来越明显。放眼观察,目之所及皆是光秃秃的建筑外墙,田园风光、美好记忆无从寻觅……人类把自己置身于亚健康甚至是病态的环境中,承受着越来越多来自极限气候灾难与自然灾害的冲击。

建筑的本质是为人们构建舒适的空间。这不仅是对建筑物本身的要求,还包含了对建筑物与自然环境间良性互动关系的要求,建筑不应该在毁灭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而应该成为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面对不变的自然资源总量与越来越多的人口之间的矛盾,城市建筑的形态必须被改变,生态建筑便是未来城市建筑的新趋势。生态建筑在为人类提供舒适空间的同时,不仅不伤害现有极为珍贵的生态环境,还能修复甚至增加生态环境容量。也就是说,生态建筑物是自然规律的具体反映,既构建了人类舒适的空间,又组成了自然环境中一个个生生不息的微生态圈。只有这样,建筑物的存在才会既是自然的,又是人类的;正如人类既是动物,又是智慧文明的创造者一样。

生态建筑把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建筑的生物多样化循环再生系统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与自然和谐,众生共荣的建筑。

因此,生态建筑的核心价值是建筑具有生态自觉和生态自治的能力。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生态建筑首先是对土壤的高度珍视与还原。一般的建筑以毁土硬底化为条件,建筑物动工建设之日,就是土壤被掏空之时,而土壤恰恰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生态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表层土壤怎样保护,怎样移覆到顶层、阳台、走廊等可用的地方,为今后土壤的还原、微生态系统的组成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生态建筑还非常注重水的循环利用、阳光的借用、风的物理循环利用以及建筑空间的生态设置,同时与各种新技术、新材料间有很好的兼容性。

这些特性,使生态建筑成为一个“绿立方”,一个有生命、会呼吸、能产出的独立微生态系统。而这些微生态系统连接之后,就构成一座城市大的生态系统。这样的城市,才会有效去除城市病,真正让生活更美好。

如果这种理念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人类将通过新的城市建设过程,在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成功解决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矛盾,平衡城市发展与农村败落的冲突,消弭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危机,为人类找到一条既享有当代物质生活、又满眼田园风光,既不断激发人类智慧创新、又始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的生活道路。




生命力和爱的体现

杨经文称,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应以人为本,要有绿色生态的技术与标准,应当考虑将现代的生态技术运用到普通的建筑设计中。从满足基本的人居环境的要求出发,通过设计的手段,运用当地的资源,结合适宜的经济技术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据了解,目前能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态建筑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然而,过去我国大部分建筑在设计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域和气候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往往是一个建筑完成之后才采取各种节能环保的措施去减少能源的消耗,而不是说一开始就按照它的气候环境去建造这些节能的建筑。

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三个元素:自然、环境和气候。杨经文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它属于不同的纬度,不同的纬度有着不同的气候。如果一个项目位于北纬29度,相当于赤道的热带,就应充分考这个地方的日照时间,要使建筑物一方面有阳光,同时又实现建筑降温,就要给它设计双层屋顶。此外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设计应该是在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可以直接照进建筑内,但是要避免中午和下午的日晒。

除了气候的影响,杨经文还强调生态建筑现在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在人造的环境当中去模仿大自然的生态系统,考虑大自然中的能量、结构以及材料方面的属性,模拟有生命力的建筑。

然而,渡堂海认为,生态建筑并非靠指标或标准来衡量的,真正的绿色生态实际上是应该有生命的、有爱的。人本身是绿色的,但由于人类对金钱和商业利益的追求,破坏了这种绿色;水和空气是绿色的,但由于生产生活的模式破坏了这个绿色;我们剥夺了动物的生命,过度猎杀破坏了绿色……所以当人类不去爱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产生了对绿色的破坏。

在渡堂海看来,人类不仅仅要建造生态建筑,而是要让建筑本身带来绿色。设计让建筑本身很通风,让蕙风吹拂树叶,屋子里外都落满了灿烂的阳光,营造绿色诗意的环境;你可以带着小孩和朋友,欣赏小鸟啾啾地歌唱,聆听小河流过的声音。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就是通过爱、通过诗歌、通过对自然的尊敬来实现的,这样才能达到真正发展和生态环保。”

-END-


其实,你与别人的公司只差一个主动应聘的距离

招聘岗位

1    绿建设计师

2    方案主创设计师

3    方案设计师 

4    方案设计助理

5    建筑施工图负责人

6    建筑施工图设计师

7    结构专业负责人

8    结构设计师 

9    电气设计师

10  景观方案设计师

11  景观施工图设计师


加入我们

将简历+附件【作品/经历/照片】,以 “姓名+申请职位”的邮件名发送至邮箱wmadhr@163.com。


联系电话:0769-83111805

联系人:李小姐

网址:http://www.wmad.cn

邮箱:wmad@wmad.cn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路200号海德广场康帝酒店A栋10楼